2020-11-07,Nature Communications:手性液晶体系中上转换圆偏振紫外发光的手性光聚合应用



具有圆偏振发光(CPL)特性的光学材料由于在各个领域的巨大潜力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。而具有较高发光不对称因子 (glum) 的CPL材料是实现有效应用的关键,然而目前大多数报道的光学材料所得到的发光不对称因子(glum)普遍较低,而且圆偏振发光区域都位于可见光区,相对较低的能量限制了其有效应用。因此,开发出具有高glum值的圆偏振紫外发光(CPUVL)材料,并进一步扩展其应用是非常必要的。

近日,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段鹏飞研究员团队首次构筑了一个基于三重态-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和手性向列相液晶的发光体系,实现了对圆偏振发光的逐级放大过程,最终得到了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约为0.2的体系,并且可以实现由可见光到紫外光的上转换圆偏振紫外发光(UC-CPUVL)。进一步将其产生的上转换圆偏振紫外光应用于联乙炔的聚合反应中,得到光学活性高度可控且稳定的手性聚联乙炔,这项工作为使用低功率光源进行手性聚合提供了概念验证,并为将来CPL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
图1: 逐级放大CPUVL的过程

研究人员以手性R(S)-4,12-联苯[2,2]对环芳烃(R-/S-TP)作为上转换受体和热激活延迟荧光(TADF)分子4CzIPN作为非手性敏化剂。成功实现了可见到紫外的上转换圆偏振光的发射,应当指出的是,由TADF分子在较小的S1-T1间隙(ΔEST)中具有出色的性能,并且在系间窜越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较少,因此该组合显示出较高的光子上转换效率(ΦUC= 7.9% )。面手性分子R- / S-TP在稀溶液中显示出良好的CPL性能(|glum | = 3.1×10-3,图1),加入敏化剂以后,成功实现了可见到紫外的上转换圆偏振光的发射,同时上转换发光过程可以进一步增强CPUVL的发光不对称因子(|glum | = 9.2 × 10-3)。有趣的是,我们将该上转换体系掺杂到室温向列型液晶中之后,可以获得手性向列相液晶(N * LC)和glum值达到0.19的UC-CPUVL。从N * LC产生的具有很高glum 值的UC-CPUVL已成功应用于联乙炔的聚合反应中,得到光学活性高度可控且稳定的手性聚联乙炔(图2)。该研究工作不仅将为基于TTA-UC产生的UC-CPUVL进行手性聚合提供概念验证,而且还将为进一步开发CPL材料的功能性应用铺平道路。

图2: UC-CPUVL引发联乙炔对映选择性光聚合

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,DOI:10.1038/s41467-020-19479-1